中國政法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:http://zs.cupl.edu.cn/
中國政法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口:http://zs.cupl.edu.cn/
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(yōu)勢,兼有政治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文學、歷史學、哲學、教育學、理學、工學等學科的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,“‘985工程’優(yōu)勢學科創(chuàng)新平臺”“2011計劃”和“111計劃”(高校學科創(chuàng)新引智計劃)重點建設高校,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高校,直屬于國家教育部,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,正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,F(xiàn)有海淀區(qū)學院路和昌平區(qū)府學路兩個校區(qū)。
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燕京大學三校政治系、法律系和輔仁大學社會系合并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,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。學校最初在北京沙灘紅樓辦學,1954年遷址至學院路。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!拔母铩敝袑W校停辦,1978年復辦。1983年,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干部學校合并,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。1986年,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。學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、研究生院、進修學院三院辦學格局。進修學院后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單獨辦學,2000年復并入中國政法大學。2017年5月3日,、、中央蒞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并發(fā)表重要講話,為學校的建設發(fā)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。
學校被譽為“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”,在7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,學校為國家培養(yǎng)了各類優(yōu)秀人才30多萬人。學校是國家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(yǎng)的主力軍,參與了自建校以來幾乎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,引領國家法學教育的創(chuàng)新、法學理論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,代表國家對外進行法學學術和法治文化交流。同時,學校多學科和跨學科的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也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人文社會科學高級專門人才,成為國家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領域人才培養(yǎng)的生力軍。
學,F(xiàn)有學生18442人,其中內地本科生9630人,內地研究生8053人,港澳臺僑及外國留學生759人;專任教師1058人,其中高級職稱718人,博士生導師320人、碩士生導師884人,博士學位獲得者占比達87.7%。
學校設有法學院、民商經濟法學院、國際法學院、刑事司法學院、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、商學院、人文學院、外國語學院、馬克思主義學院、社會學院、光明新聞傳播學院、中歐法學院、法律碩士學院、國際儒學院、國際教育學院/港澳臺教育中心、繼續(xù)教育學院/網絡教育學院/中央政法培訓學院、科學技術教學部/法治信息管理學院、體育教學部、培訓學院、紀檢監(jiān)察學院、國家安全學院共21個教學單位。
二級學院 | 專業(yè) |
---|---|
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| 法學 |
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| 法學 |
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 | 法學 |
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| 法學 |
偵查學 | |
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| 政治學與行政學 |
國際政治 | |
行政管理 | |
公共事業(yè)管理 | |
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 | 社會學 |
社會工作 | |
應用心理學 | |
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 | 工商管理 |
國際商務 | |
金融工程 | |
經濟學 | |
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 | 英語 |
德語 | |
翻譯 | |
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 | 新聞學 |
網絡與新媒體 | |
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 | 漢語言文學 |
哲學 | |
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| 思想政治教育 |
中國政法大學科學技術教學部/法治信息管理學院 |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(tǒng) |
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(yè)政策規(guī)
時間:2024-07-12 11:0:08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
時間:2024-07-12 10:0:36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(yè)政策規(guī)
時間:2024-07-11 11:0:21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
時間:2024-07-11 10:0: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