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(xué)網(wǎng) > 好聽的名字 > 正文
鮮于姓歷史來源、家族名人
分布地區(qū)
漁陽郡:秦朝時期置漁陽縣,其時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帶地區(qū)。太原府:亦稱太原郡。戰(zhàn)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(乙卯,公元前246年)置郡,治所在晉陽(今山西太原),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、霍山北部一帶地區(qū)。
歷史來源
鮮于(xiǎnyú)姓源出
1.源于子姓,出自殷商王族后裔箕子支子仲。屬于以國名、封邑名合并為氏。2.源于敕勒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
得姓始祖
箕子。據(jù)《朝鮮譜·太原譜》載,商紂王有個叔叔名胥余被封在箕(在山西省太谷縣東),稱為箕子。紂王即位不久,箕子見他開始使用象牙筷子,就嘆息道:“用了象牙筷,就要用玉杯來配,然后就會追求其他的珍奇物品,這就是奢華享樂的開端呀!國君一講究享樂,國家怎么能搞得好呢!”后來紂王果然越來越荒淫殘暴;佣啻芜M諫,紂王聽得不耐煩,干脆把他關(guān)起來了。周武王滅商以后,放出箕子,并向他請教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擁護,箕子認為應(yīng)當施行仁政,用安撫的手段來爭取民心。武王要封箕子為官,但是箕子不愿做周的臣子,就出走到遼東,建立了朝鮮國;拥淖訉O中有個叫仲的,有封地在于邑,他將國名“鮮”字和封邑名“于”字合成“鮮于”二字為姓,稱鮮于氏。故鮮于姓的得姓始祖是箕子。
遷徙分布
鮮于復(fù)姓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不過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為第四百三十六位,在復(fù)姓中排序為第二十九位。鮮于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鮮于氏的祖先是箕子,箕子是紂王的叔父,是古代圣君商湯子姓后裔。周武王克殷后,仰慕箕子的賢德,曾經(jīng)訪以天道,他就作了《書經(jīng)》上那篇著名的《洪范》,陳述天地之。其后,他被周武王封于朝鮮,可是,卻始終不肯對周天子稱臣,也不想回中國來;右勒展蕠牧(xí)慣,把自己的支子仲封在一個叫作“于”的采邑,仲的后裔也依照“故鄉(xiāng)”的習(xí)慣,合鮮、于二字為自己家族的姓氏。不久以后,其子孫逐漸地播遷回了中國,使得鮮于氏也變成了中國的一個姓氏。這可以從《古今姓氏書辯證》和《尚友錄》兩本書中得到考證。鮮于姓起源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。望族居漁陽郡(今北京市以東、天津市以北、長城以南、遵化縣以西的一大片地方)。
今湖北省的武漢市、宜都市、仙桃市、天門市、枝江市、十堰市、宜昌市、公安縣,四川省的南部縣、南充市營山縣,廣東省的廣州市、深圳市,遼寧省的沈陽市,江蘇省的蘇州市,上海市,北京市,重慶市的南川縣等地,均有鮮于氏族人分布。
堂號
太原堂:以望立堂。
漁陽堂:以望立堂。鮮于氏,從朝鮮重歸故國,自漢以后,便一直以河北的漁陽郡為繁衍中心,故以“漁陽堂”為堂號。一直到今天,仍然世代沿用著“漁陽”這個堂號。
字輩排行
四川南充鮮于氏字輩:“朝仲佳學(xué)仕文元克找紹廷鐘奇繼先代常懷尊國忠數(shù)德昭丕緒宣采應(yīng)家聲”。
四川南部、廣東廣州鮮于氏字輩:“先仕文淵學(xué)儒宗選應(yīng)洪金思疇范義永少大云東”。
重慶南川鮮于氏字輩:“安定思善存天道傳家效祖能良崇為萬冕(璽)達徙(愷)啟仕(應(yīng))”。愛揚教育閱讀www.aiyangedu.com/轉(zhuǎn)載請保留
湖北宜都鮮于氏字輩:“正大光明景開文運永士其昌”。
家族名人
鮮于天:宋代著名科學(xué)家,幼時能日誦千言,表現(xiàn)出非凡的才能。他精通天文、歷數(shù)、地理、方技。其學(xué)問淵博,為當時名儒爭相求教的大學(xué)問家。
鮮于樞:元代大都(今北京市)人,一說漁陽(今河北省薊縣)人。字伯機(1257-1302),號困學(xué)山民,亦號虎林隱吏、直寄老人等。代表作有《真書千文》、《老子道德經(jīng)卷上》、《蘇軾海棠詩卷》、《韓愈進學(xué)解》等。
勵志網(wǎng)名女生好聽有內(nèi)涵的
時間:2023-09-20 06:0:08勵志網(wǎng)名成熟穩(wěn)重的女生名
時間:2023-09-20 14:0:28勵志網(wǎng)名女生簡單氣質(zhì)的昵
時間:2023-09-17 05:0:04好聽的動物名字可愛貓咪的
時間:2023-09-21 20:0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