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助學圓夢 > 正文
戊戌維新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,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,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,促進了思想解放,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(fā)展,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。
根本原因
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: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過于弱小,即資產階級的軟弱性;慈禧所代表的頑固派掌握實權,實力強大。
直接原因
其一,守舊派勢力強大,當時國家的最高領導權不在光緒皇帝手中,而為以西太后為首的王公、大臣所掌握。維新派只有少數(shù)幾個人,沒有實權。西太后最初曾指示“今宜專講西學”,但是,當她感到變法觸及到她自己的權力和清廷王公貴族的利益時,就動手遏制、鎮(zhèn)壓。
其二,維新派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?涤袨榈摹缎聦W偽經(jīng)考》指責西漢的古文經(jīng)書全系劉歆偽造,《孔子改制考》將孔子打扮為“改制立法”的祖師爺。兩書都沒有充分的、有說服力的證據(jù),不用說守舊派反對,當時的一些開明人士也不贊成。此外,維新派某些激進的宣傳也增加了社會阻力。
其三,維新派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,脫離廣大人民群眾,只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和極少數(shù)的官僚,甚至對帝國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其四,維新派及光緒皇帝在實施變法上的某些冒進措施。變法一開始,光緒皇帝就因不滿自己的老師、軍機重臣翁同龢的持重、頂撞,將其開缺回籍。大量裁減冗官,僅京師一地,涉及閑散衙門十多處,失去職務者近萬人,但是又沒有安排出路。因王照上書被阻而一下子罷免六個部長級大員,也操之過急,并且失之過重。
其五,變法手段單一:采取單純的自上而下的“和平”“合法”方式。
政治經(jīng)濟
一、推動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。1900年八國聯(lián)軍入侵,慈禧太后帶著光緒逃到西安,這給慈禧以慘痛教訓。簽訂《辛丑條約》后,慈禧太后下令實行新政,其內容有編練新軍;廢科舉,建學堂;獎勵民辦工廠;改革法制;派五大臣出洋考察,預備立憲;成立咨政院、咨議局等。其中有些改策已經(jīng)超出了當年維新變法的內容。
二、激起了民眾對滿清政府的憤恨,推動知識分子由維新向革命轉化。戊戌維新失敗后,支持孫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,不少對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識分子轉變?yōu)楦锩h人。(此條更準確的說應為戊戌政變的影響,而不是戊戌變法本身的影響。)
思想文化
一、推動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。
(1)變法理論更加深入人心。人們普遍認為,不變沒有出路,變是古今通理,中國還應該大變、全變。
(2)民主思想進一步傳播。維新派只敢講“民權”,承認人民有參與管理政治的權利,但是不敢講“民主”,不肯承認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。戊戌維新之后,民主思潮就充分發(fā)展起來了。
(3)激起了新一輪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熱潮。戊戌維新失敗后,更多的年輕人出國留學,更多的西方學說被譯介到中國,中國的思想界更為活躍。
二、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前奏。
戊戌變法后,新式文化事業(yè)勃興,國內出現(xiàn)辦學熱,創(chuàng)辦新式報刊熱,出版新書熱。戊戌時期,維新派為了對人民進行“啟蒙”,曾提倡白話文和“小說界革命”。維新運動失敗后,白話報刊更多出現(xiàn),白話文得到更多提倡。除“小說界革命”外,維新派繼續(xù)倡導“詩界革命”、“曲界革命”、“思想革命”、“道德革命”、“宗教革命”以至“史學革命”。
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
時間:2023-09-13 09:0: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
時間:2023-09-18 03:0: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
時間:2023-09-18 08:0: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
時間:2023-09-20 04:0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