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24国产,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,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,日本人的色道免费网站,曰本一级毛片免费,www.日日爱,国产黑丝视频

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材料素材 > 正文

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材料(孝老愛親模范)(三)

更新:2023-09-16 08:03:05 高考升學網(wǎng)

陳斌強

  陳斌強,男,漢族,1976年1月生,中共黨員,浙江省磐安縣實驗初中教師。

  5年來,為方便照顧患老年癡呆的母親,陳斌強每天背著媽媽上下班,來回30公里。他的至誠孝心感動了周圍的人們。

  9歲時,陳斌強的父親因車禍去世,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(yǎng)3個孩子長大。1993年陳斌強從義烏師范畢業(yè)后,為了照顧家里年邁的奶奶,他毅然選擇回磐安工作。2007年,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,喪失了生活能力。一天,陳斌強的姐姐無意中提到,媽媽清醒時說過,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。陳斌強想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,決心再困難也不丟下媽媽,他把剛剛兩歲的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,踏上了“帶著母親去上班”的路。

  陳斌強家住在縣城,距離他工作的冷水鎮(zhèn)中心學校有30多公里的山路。為了照顧好母親,每天他都會背著母親,騎上一個多小時的電動車去上班。每次出行前,為了安全,他騎上車后,會用一條粗布背帶將自己和母親綁在一起。陳斌強說,小時候母親就是用這條背帶背著他,現(xiàn)在他該用這條布帶背母親了。一連5年,陳斌強用這根背帶風雨無阻地帶著媽媽上班。他還專門在母親房間里貼了一張照顧母親的作息表,每半小時做什么,上幾次廁所,何時散步、聊天、睡覺,他都了然于心。每次離家外出,他都要背著90多斤重的母親,上下六層樓梯,走200多個臺階。這對于一個身高只有1.65米、體重110斤的他來說并不輕松。但他最擔心自己照顧不好母親,擔心母親受苦。

  5年來,陳斌強不拋棄、不放棄,以單薄肩膀撐起這個家,堅持帶著母親上班,邊教書、邊照顧母親,做到教書育人和照顧母親兩不誤。在本職崗位上,陳斌強恪盡職守,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“萬能螺絲釘”。他參加工作后先后到墨林鄉(xiāng)中心學校、新渥初中、冷水中心學校等任教,每到一校,他都服從學校的安排,教過歷史、物理、社會、科學、體育、美術(shù)等多門課程。學校缺什么學科的教師,他就教什么,干一樣愛一樣。“孝順”、“盡職”,堅守中的陳斌強老師讓我們看到了鄉(xiāng)村教師熠熠生輝的人性之美。

  陳斌強獲得2012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。

  張桂蘭

  張桂蘭,女,漢族,1972年10月生,青海省門源縣西灘鄉(xiāng)寶積灣村村民。

  面對患有胃糜爛的丈夫,年邁體弱的婆婆,右腿嚴重殘疾的大伯哥,高位截癱的小叔子,張桂蘭用17年的堅守,艱難支撐起有著4位病人的困難家庭。

  17年前,張桂蘭與老實本分的吳元新成家。在結(jié)婚前,吳元新就坦誠地告訴她,母親年邁體弱,哥哥右腿嚴重殘疾,弟弟高位截癱,生活不能自理,自己就是全家的依靠和支撐,嫁給他,婚后要照顧體弱的母親和病殘的兄弟。望著眼前樸實坦誠的小伙子,張桂蘭善良的心被深深打動,默默點了點頭,從此與丈夫一起挑起照顧這一家人的重擔。

  張桂蘭像對待孩子一樣去照顧、呵護家里的每一個人。由于常年癱瘓在床,小叔子吳元林智力發(fā)育存在很大問題,至今不能開口講話,就連最基本的吃飯、上廁所也不知道。張桂蘭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伺候小叔子上廁所、穿衣服、洗臉,生火做飯。等家人都吃過后,她又忙著打掃房間,幫助大伯和小叔子活動身體,到了晚上,她總是將家人全部安頓好才去休息。

  春夏秋冬,年復一年,無論多忙多累,她總是為家人按時做好一日三餐,及時清洗換下臟衣服,和丈夫定期帶大伯和小叔子修剪頭發(fā)。10多年來,她精打細算著將家里人的飯菜調(diào)劑的營養(yǎng)、豐富一些,而自己幾乎沒買過像樣的新衣服,偶爾到市場買些肉改善生活,她和丈夫也舍不得吃一口,留給大伯、小叔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多吃點。

  2011年6月,更大的困難降臨,丈夫被查出患有胃糜爛住進醫(yī)院,本就生活拮據(jù)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,但是堅強的張桂蘭硬是咬著牙,再次迎接了命運對她的挑戰(zhàn)。在張桂蘭的精心照料下,一家人的生活雖然清苦但也有滋有味,丈夫吳元新說:“桂蘭真是千里挑一的好人,能娶她做媳婦,我這一輩子知足了!”村子里的鄉(xiāng)親們提起張桂蘭,也都贊不絕口,紛紛說到:“如果沒有桂蘭,別說小叔子活不到今天,就是這個家也沒法支撐下去!睆埞鹛m的孝老愛親行為也深深影響了一雙兒女,兩個孩子也特別孝順,自覺傳承孝老愛親的家風,幫助母親分擔家庭的困難。

  張桂蘭的家庭榮獲青海省和諧文明家庭標兵榮譽稱號。

  張耀華

  張耀華,男,漢族,1948年4月生,中共黨員,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(shè)兵團第三師五〇團退休職工。

  當年輕妻子不幸癱瘓后,張耀華義無反顧地履行了作為丈夫的責任。39年的悉心照料,15330個日日夜夜的呵護,用行動詮釋了真摯的人間親情。

  1970年,分別從北京、上海來兵團農(nóng)三師五〇團工作的小伙兒張耀華和姑娘王曉婉相戀結(jié)婚,第二年王曉婉懷孕后,感覺腰腿疼,有時候幾乎連走路都直不起身子。1971年11月兒子降生,可王曉婉卻怎么都下不了床。經(jīng)醫(yī)院診斷,她因患胸椎結(jié)核導致癱瘓。不久,孩子也夭折了,在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下,王曉婉整個人都垮掉了。張耀華帶著妻子跑遍上海各大醫(yī)院,可病情沒有絲毫轉(zhuǎn)機。為了治病,他們欠下了1萬多元債務(wù),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,1萬元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簡直是個天文數(shù)字,張耀華不得已,只得決定帶妻子回五〇團。臨走前一天晚上,張耀華的父親對兒子說:“曉婉可憐,不管將來怎樣,都不許你把她甩了!否則,一輩子都別進家門!”

  父親的忠告,男人的責任,使張耀華更加堅定了自己對王曉婉的愛。從那時起,照顧生病的妻子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。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,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,燙洗夜里弄臟的床單被褥。他知道妻子愛干凈,準備30多塊墊子、10多條床單、毛巾被,總把妻子弄得干干凈凈。王曉婉不想拖累丈夫,1978年夏天,服農(nóng)藥自殺,幸好發(fā)現(xiàn)及時。張耀華耐心勸說,讓妻子樹立起生活信心。知道妻子的手巧,他就鼓勵妻子學編織;妻子喜歡瓊瑤小說、喜歡花和魚,他就把瓊瑤的《窗外》、《金盞花》帶回家,把鮮花、熱帶魚帶回家,哄她開心。五〇團的人都知道張耀華和王曉婉的事,有個姑娘曾經(jīng)被張耀華對妻子的執(zhí)著所感動,產(chǎn)生了想嫁給張耀華,跟他一起照顧王曉婉的想法。當時的工會主席知道了這件事,代姑娘轉(zhuǎn)達了好意,并表示愿意去做王曉婉的工作。張耀華連想都沒想就一口回絕:“曉婉哪受得了這種事,求你千萬別跟曉婉說,說了就是把她往死路上逼啊!”

  王曉婉常對張耀華說:“你這輩子都讓我害了,你太苦了。如果有下輩子,我一定還給你當老婆!”張耀華總對妻子講:“你活著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。”如今,張耀華和王曉婉已共同走過了42年的歲月。

  張耀華榮獲兵團道德模范、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等榮譽稱號。

最新圖文

個人對照檢查材料(存

時間:2023-09-14 01:0:28

精選機關(guān)黨員個人黨

時間:2023-09-16 23:0:06

黨員個人黨性分析材

時間:2023-09-16 15:0:37

機關(guān)普通黨員個人黨性分析

時間:2023-09-15 22:0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