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動態(tài)新聞 > 正文
我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,地質(zhì)構(gòu)造復雜,受太平洋板塊、印度洋板塊的擠壓作用,地震斷裂帶十分發(fā)育,地震活動范圍廣、強度大、頻率高。地震,簡而言之就是地面震動,但完整的解釋應該是指在地球內(nèi)部某處激發(fā)的能量波,向上傳播到地面時因受阻而快速釋放能量,造成地面振動、晃動或破裂的現(xiàn)象。也就是說,一次地震產(chǎn)生過程由三個階段組成:能量激發(fā)、能量傳播和能量釋放。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,簡稱宏觀前兆。比較常見的有,水位、水質(zhì)異常,動、植物的習性異常,電磁場異常等。震前井水等地下水的異常變化,主要表現(xiàn)為水面陡漲陡落、變色變味、翻花冒泡、溫度升降,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,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。那么本文將為你介紹關(guān)于三亞地震帶發(fā)布的一些信息以及三亞歷史上上的地震記錄相關(guān)知識,地震來了我們該怎么逃生和注意事項。
1) 1969年12月17日陵水東南海域5.1級地震
2) 1969年12月20日陵水東南海域5.2級地震
3) 1982年1月25日崖縣西北部扎南4.0級地震
4) 1992年至1995年東方近海震群
5) 1994年12月31日北部灣6.1級地震
6) 1995年1月10日北部灣6.2地震
7) 1999年5月17日萬寧4.9級地震
8) 2001年9月7日陵水4.0級地震
據(jù)記載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在1605年7月13日午夜瓊山塔市發(fā)生的7.5級地震。震中位于東寨港西側(cè),烈度10度,72個村莊沉沒海底,3300人死亡。這是我國地震歷史上唯一導致陸陷成海的一次大地震。陸地沉陷幅度一般在3-4米,陸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以上。震區(qū)內(nèi)除100多平方公里的陸地深入海底外,還有上千平方公里的陸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沉。震感北達600余公里外的湖南臨武縣,6度破壞范圍達300余公里外的廣西陸川、博白,廣東的陽江一線。
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――環(huán)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,受太平洋板塊、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,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。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(qū)域:臺灣省、西南地區(qū)、西北地區(qū)、華北地區(qū)、東南沿海地區(qū)和23條地震帶上。
從地震帶的地圖上看,海南三亞不在地震帶上。
尋找“救命三角”
建筑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后,靠近它們的地方會留下一個空間。這個空間被稱作“救命三角”。物體越大、越堅固,被擠壓的余地就越小。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,這個空間就越大,于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于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當建筑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俱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,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。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“救命三角”。
廣東稅務局官網(wǎng)登錄入口:ht
時間:2024-02-12 06:0:16最新實時熱點話題素材
時間:2023-12-31 07:0:4910月的新聞時事熱點
時間:2023-12-29 08:0:51福建志愿服務網(wǎng)登錄入口:h
時間:2023-09-20 13:0:04